水龙吟 月夜闻远笛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
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
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
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
恰值雨停风小。
恍串珠、穿来旋绕。
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
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
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月夜听笛的动人场景,通过细腻的听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传递出淡淡的忧伤和人生感慨。

上片从笛声破空而来写起。开篇用"谁家凉夜横吹"制造悬念,随后用"霜天晓"形容笛声的清亮穿透力。接着用"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将笛声与边关乡愁、闺阁相思联系起来,赋予声音情感色彩。"叶起蝉吟"等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侧面烘托笛声的魅力。最后联想到吹笛人可能是位忧心年华老去的女子,为音乐注入了青春易逝的感伤。

下片聚焦笛声的艺术魅力。雨后风小的环境更凸显笛声的清澈,"恍串珠"的比喻让人感受到音符的圆润流转。"隔墙谁擪"的疑问保持神秘感,而"倚楼远袅"则勾勒出声音飘散的画面。用"断竹""落梅"形容笛声的清越悠远,最后以"听不分明反觉更美"的感悟作结,道出了艺术欣赏中朦胧之美的真谛。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无形的笛声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如串珠、落梅),又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惊鸦、窥月)来衬托音乐魅力。在若隐若现的笛声中,寄托了对青春、对人生的淡淡怅惘,展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艺术感受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