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二首

紫云团影电飞瞳,骏骨龙媒自不同。
骑过玉楼金辔响,一声嘶断落花风。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
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咏马二首》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马的形象,暗含对命运差异的思考。

第一首描绘的是贵族骏马:开篇用"紫云团影"形容马匹毛色华贵如紫霞,"电飞瞳"写它眼神锐利如闪电。后两句通过"玉楼金辔"的奢华装备和"嘶断落花风"的优雅姿态,展现这匹马养尊处优的生活。诗人用"龙媒"(传说中龙马的后代)强调其血统高贵,整首诗充满富贵气息。

第二首刻画的是战马沧桑:嶙峋的骨架如山般突出,与春郊苜蓿(普通马饲料)形成强烈反差。后两句尤为震撼,"百战沙场汗流血"写尽战马伤痕累累的生涯,而"梦魂犹在玉门关"用梦境揭示它即使身处和平环境,灵魂仍困在边疆战场。一个"犹"字道出战马无法摆脱的心理创伤。

两首诗通过"玉楼"与"沙场"、"金辔"与"苜蓿"的鲜明对比,揭示同是骏马却因际遇不同形成的天壤之别。第一首的马活在精致奢华中,第二首的马困在血与火的记忆里,这种对比让人自然联想到不同人群的命运差异。诗人没有直接评价,但通过强烈的画面反差,引导读者思考命运的不公。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