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曲
隐隐疏钟出林杪,杜鹃啼血韶光老。
西楼残月坠咸池,香雾空濛六宫晓。
绿槐满院结春阴,锦屏银烛高堂深。
鸳鸯不暖红窗梦,虹壶玉漏声沈沈。
起来无事偏萧索,料峭东风越罗薄。
笑语丫鬟捲绣帘,一庭红雨桃花落。
西楼残月坠咸池,香雾空濛六宫晓。
绿槐满院结春阴,锦屏银烛高堂深。
鸳鸯不暖红窗梦,虹壶玉漏声沈沈。
起来无事偏萧索,料峭东风越罗薄。
笑语丫鬟捲绣帘,一庭红雨桃花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春晓曲》描绘了一个春末清晨的宫廷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烘托,展现了富贵中的孤寂与时光流逝的惆怅。
开头用钟声和杜鹃啼叫点明时间——这是春末的黎明。远处寺庙的钟声从树梢传来,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光即将逝去。西边的月亮正缓缓落下,整个宫殿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接着镜头转向室内:槐树投下浓密的绿荫,华丽的屏风和烛台显示这是富贵人家。但"鸳鸯不暖"暗示主人公独眠,听着更漏声倍感孤寂。这里用豪华的陈设反衬人物内心的空虚。
最后写主人公起床后的场景:穿着单薄的丝绸衣衫感到春寒料峭,让丫鬟卷起帘子,却看到满院凋落的桃花。这个结尾最妙——"笑语"表面是轻松对话,但看到的"红雨"(飘落的桃花)瞬间将情绪拉回忧伤,暗示再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全诗用"韶光老""残月""梦""红雨"等意象串联,形成时光流逝的暗线。表面写景,实则写人,通过富贵环境与孤寂心境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再华丽的宫殿也留不住春天,再精致的生活也逃不过时光的侵蚀。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