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宣和_春思一架残
春思
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
春晚病起四首
燕懒莺慵春几何?风雨蹉跎。柳眼花心尚情多,病可,病可。
十二朱帘不上钩,懒倚妆楼。敛翠啼红为谁羞?问口,问口。
燕子来时人未归,肯误佳期?一对灯花玉娥飞,报喜,报喜。
四壁青灯酒半酣,病骨岩岩。无斤两腌臜担儿担,自揽,自揽。
【毛氏池亭】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
赋情
柳阵花围云锦窝,一见情多。恨雨愁云病如何?为我,为我。
歌者花花
蜂蝶纷纷莺燕猜,喧满香街。一朵妖红为谁开?斗买,斗买。
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
春晚病起四首
燕懒莺慵春几何?风雨蹉跎。柳眼花心尚情多,病可,病可。
十二朱帘不上钩,懒倚妆楼。敛翠啼红为谁羞?问口,问口。
燕子来时人未归,肯误佳期?一对灯花玉娥飞,报喜,报喜。
四壁青灯酒半酣,病骨岩岩。无斤两腌臜担儿担,自揽,自揽。
【毛氏池亭】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
赋情
柳阵花围云锦窝,一见情多。恨雨愁云病如何?为我,为我。
歌者花花
蜂蝶纷纷莺燕猜,喧满香街。一朵妖红为谁开?斗买,斗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春天里各种细腻的情感体验,就像一组生动的短视频片段。
开篇的"春思"像特写镜头:一架凋谢的春花如同褪色的舞裙,暗示着青春易逝的惆怅。女子照镜子时,发现自己比去年憔悴了许多,连说两次"瘦损",像现代人对着镜子叹气说"又瘦了"。
"春晚病起"四首像是四个生病时的朋友圈动态: 1. 第一首抱怨春天被风雨耽误,像极了感冒时看着窗外春光却无力享受的心情。"病可"重复两次,就像我们生病时自我安慰"没事的"。 2. 第二首写懒得梳妆打扮,窗帘都不愿拉开,这种"摆烂"状态特别真实。最后自问"为谁羞",像极了当代人深夜emo时的自我拷问。 3. 第三首突然转折,燕子归来时灯花爆出喜兆,这种小惊喜就像突然收到好消息时的雀跃。 4. 第四首又回到病中独饮的场景,"无斤两"的烦恼自己扛,这种逞强特别有共鸣。
"毛氏池亭"这段像突然切换的风景纪录片:云影变幻的老树池塘,万柄荷叶让人想起西湖,最后"听雨"重复,仿佛能听到雨打荷叶的清脆声响。
最后的"赋情"和"歌者"两段: - 前者写陷入感情困境,"恨雨愁云"的比喻很形象,连续两个"为我"像是执着的追问。 - 后者描绘街头卖花的热闹景象,蜂飞蝶舞中,那朵艳红的花引发争抢,"斗买"的重复让人仿佛听到竞价声。
全篇最妙的是用日常口语写深刻情感,像"病可""瘦损"这种重复,就像我们平时说话强调的语气。各种春天意象不是刻意堆砌,而是自然流露的生活片段,既有小确幸也有小忧郁,特别接地气。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