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日郊外

久厌官居苦,幽寻到涧阿。
鹤知松岁月,鸥狎海风波。
野迥塔孤立,岭高云半过。
菟裘良未暇,聊此慰蹉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压抑,渴望到郊外寻找心灵的宁静。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

首句“久厌官居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感,看似官居可以安逸,但诗人却觉得它很辛苦。因此他决定去郊外走走。

接着,“幽寻到涧阿”,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山谷,这里的幽静让他感到舒心。这里的“涧阿”指的是山谷的角落或弯曲处,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以求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诗人用鹤和鸥的形象来象征自己内心的旷达。“鹤知松岁月”,白鹤仿佛懂得山中松树的岁月,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也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体会。“鸥狎海风波”,鸥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在游弋,象征着诗人向往一种随性自由的生活。

“野迥塔孤立,岭高云半过”,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见到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山野空旷,高高的山岭上云彩飘过,表现出一种宁静而辽远的境界。这里的“迥”和“高”突出了自然景观的辽阔,而“云半过”则给人一种动态的美,仿佛云朵在天空轻轻掠过,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最后两句“菟裘良未暇,聊此慰蹉跎”,“菟裘”是指古代君主赐予大臣的隐居之地,这里表达出诗人还没有时间去考虑隐居的问题,但诗人在这一段旅程中找到了慰藉,暂时缓解了自己的烦恼和忧愁。这里“蹉跎”指的是时光流逝的意思,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没有时间具体安排未来,但至少在这一刻,他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物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暂时的释然。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