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白
鬃发星星不胜镊,髭须点点尚堪镊,
两歧之物应暗笑,何厚于须薄于发。
好少恶老人情然,亦有不同为变迁,
昨近庆典赐举业,颇有履历增其年。
好恶恶好非颠倒,世间古道今应少,
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
两歧之物应暗笑,何厚于须薄于发。
好少恶老人情然,亦有不同为变迁,
昨近庆典赐举业,颇有履历增其年。
好恶恶好非颠倒,世间古道今应少,
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讲了一个关于衰老的深刻道理。
开头两句像在照镜子:白发多到拔不完,胡子却还能挑着拔。诗人把头发和胡子拟人化,说它们肯定在偷偷笑话主人——为什么对胡子这么宽容(还能挑着拔),对头发却这么苛刻(嫌白头发太多)。
中间部分聊到社会现象:人们都喜欢年轻讨厌衰老,但标准其实很灵活。比如最近朝廷庆典给老臣加官进爵时,大家突然觉得年纪大反而成了优势。这说明"好恶标准"会随着利益改变,就像古话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现在却变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自嘲:我既不像隆王(周文王)那么德高望重,也不像王昌(美男子)那么年轻帅气,只知道《礼记》里说过——在正式场合要回避提年龄。这种幽默背后,其实是对社会"双标"的无奈讽刺。
全诗妙在把拔白头发这个日常小事,写成了看待衰老的哲理:社会对"老"的态度很矛盾,时而嫌弃时而追捧,而普通人最好的应对方式,或许就是像诗人这样——用自嘲保持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