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月缺花残莫怆(chuàng)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怆然:悲伤貌。 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此处喻指去世。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chán)娟。
婉:一本作“宛”。 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妒:一本作“葬”。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
注释
和(hè):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或体裁创作。怆(chuǎng)然:悲伤貌。
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此处喻指去世。
“一曲”句:故有乐曲《艳歌行》和《宛转歌》,然而此处未必实指,应是泛指佳人婉转动听的歌声。婉:一本作“宛”。
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妒:一本作“葬”。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
简析
作者友人歌姬去世,此诗为劝慰友人而作。首句谓月缺花残乃人间既不可避免又常有之事,不必过度伤心,次句是宽慰友人之语。三句谓自己能理解友人,诚无他事可阻止友人伤悼歌姬之念,然而落花随川流东去亦是常有之事,不独歌姬独亡。五六句赞美歌姬,谓便是墓草也应嫉妒其婉转之歌声和婵娟之美色,同时也表达了飞卿对歌姬“委逝川”的同情和怜惜。末二句谓友人当节哀,自古多情之人哀伤过度,除自损外,对亡人实无益处,况且亡人于九泉之下亦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过分哀伤而自损的结果。 全诗以劝慰为主,其间穿插对歌姬的赞美与同情是为了把自己与友人划为同类,使友人觉得飞卿亦真为佳人“委逝川”而悲痛。众所周知,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怜,同病之人互相劝慰的言语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话更能触动人心,飞卿如此写,大概有此目的。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和友人伤歌姬》,讲的是对歌姬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1. 月亮和花朵的隐喻:诗的开头说“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这里运用了月亮和花朵的隐喻,月亮有盈有亏,花也会有盛开和凋零的时候,诗人告诉我们,即便现在是遗憾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悲伤,因为美好的事物终会再次出现。这表达了对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的接受。
2. 青春易逝:“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意思是说,美好的青春时光就像花朵一样,终究会随流水逝去,即便再努力挽留,也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这里表达的是对青春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慨。
3. 歌姬的美与哀:“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歌姬的歌声优美婉转,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美丽动人,她去世后,连地下生长的春草都嫉妒她的美丽。这表达了歌姬的美貌与才华令人难忘,同时也带有一丝遗憾与哀伤。
4. 劝告世人珍惜:“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诗人劝诫那些沉溺于情感、过度思念的人,不要学那些多情的人,因为过度的情感往往会伤害到自己。这就是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过分追求无望的思念,从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与歌姬的美丽与哀伤,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美好时光的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