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
芳禊停修,花叶慵书,一年春晚。
怜病蝶依依,相婉娩、同是梦中虚艳。
隔帘小影凄迷,倚珍丛寒浅。
黄昏又、风雨洗残,梨粉早成秋苑。
法曲绝弦按。
弄繁会、哀音尽拂乱。
禁他曲终易变,怕音尾、一唱更赢三叹。
众里先避华筵,当笙歌未散。
更休待、银烛殒风,满堂花黯。
怜病蝶依依,相婉娩、同是梦中虚艳。
隔帘小影凄迷,倚珍丛寒浅。
黄昏又、风雨洗残,梨粉早成秋苑。
法曲绝弦按。
弄繁会、哀音尽拂乱。
禁他曲终易变,怕音尾、一唱更赢三叹。
众里先避华筵,当笙歌未散。
更休待、银烛殒风,满堂花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伤感场景,核心情感是繁华逝去的哀愁。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暮春的衰败景象 开篇用"芳禊停修"点明春天祭祀活动已结束,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词人用生病的蝴蝶、风雨中的梨花等意象,展现春天即将结束时的凄凉。特别是"梨粉早成秋苑"这句,明明还是春天,却已看到秋日的萧瑟,体现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2. 音乐中的哀愁 中间部分转入对音乐的描写。"法曲绝弦按"指中断的宫廷乐曲,暗示美好事物的破碎。词人害怕听到曲终时的变调,因为那会引发更多叹息。这里用音乐的变化隐喻人生无常,欢乐终将转为悲伤。
3. 宴会上的清醒者 最后词人描写自己在热闹宴会中的疏离感。"先避华筵"表明他提前离场,不愿见证欢乐散场后的冷清。"银烛殒风"的意象特别生动,蜡烛被风吹灭的瞬间,也带走了满堂的光彩,暗示所有繁华终将归于黑暗。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词人像一位先知,在别人还在享乐时,就已看到欢乐背后的虚无。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敏锐感知,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正是古典诗词中最动人的情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