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二 卜君蓬仙偕李心畲,于重阳前一日购菊盈畦,约余往观,拈此寄兴

怅客中、行囊羞涩,无钱空对寒菊。
风流两个神仙侣,扑却缁尘万斛。
花满屋。
爱白白红红,几阵幽香馥。
许多清福。
况四壁图书,半窗灯火,芳影更娱目。
新诗读。
遥企渊明高烛,谱出离骚遗曲。
十分秋色君家好,笑我客来不速。
东篱角。
感孤独、黄花何日逐初服。
归田计熟。
待三径未荒,一锄亲把,补种几丛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朋友家赏菊时的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情趣。

上片先自嘲穷困:作者说自己是个漂泊在外的穷书生,兜里没钱,只能干看着别人家的菊花。接着夸朋友家像仙境:两位朋友(卜君蓬仙和李心畲)像神仙一样,在重阳节前买了好多菊花,把屋子都摆满了。白菊红菊香气扑鼻,配上满墙的书和窗边的灯火,看着就让人开心——这些细节描写特别生动,我们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暖黄的灯光照在书架上。

下片用陶渊明典故抒情:读着朋友写的新诗,想起爱菊的陶渊明,觉得朋友家就像个世外桃源。突然转折说自己是"不速之客",其实暗含羡慕。最后吐露心声:看着东篱下的菊花,想到自己还在漂泊,什么时候能像陶渊明那样回乡种地呢?等老家的小路还没荒芜时,一定要回去亲手补种些菊花——这里的"几丛玉"指的就是菊花,用"玉"来形容,显得特别清雅。

全词妙在三点:一是穷书生的自嘲很真实,让人会心一笑;二是把朋友家赏菊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三是由菊花想到归隐,自然而不做作。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回乡种花的期待,那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到今天还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