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汤汤者何,无伤我禾。
民之所天,畏彼滂沱。
驹有空谷,鸟有集木。
我无干止,无伤我屋。
古柏郁翳,荫我丘垄。
叹彼飘零,俾我神悚。
琅玕翠竹,中养凤皇。
何不顾惜,任彼飘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动荡时的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开头用洪水冲毁庄稼的画面,直白地写出农民最害怕的事情——赖以生存的农田被毁。"汤汤"形容洪水汹涌,"无伤我禾"是无奈的祈求,展现了人在自然灾害前的渺小。接着用马驹有山谷可栖、飞鸟有树木可依作对比,反衬出诗人自己无处安身的漂泊感。

中段转向对家族命运的担忧。郁郁葱葱的古柏本该守护祖坟,如今却自身难保;本该栖息凤凰的翠竹(象征高洁品格),现在也零落飘散。这些意象暗示着家族衰败、社会动荡,连最该被珍视的传统和价值都被随意抛弃。

全诗通过洪水、飘零的植物等意象,把个人命运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展现。没有直接说社会如何动荡,但通过"无干止"(无处安居)、"神悚"(心神不宁)这些感受描写,让读者能体会到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助。最后两句质问式的结尾特别有力,既是困惑也是控诉:为什么那些本该被珍视的美好,就这样被轻易抛弃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可感的自然景象(洪水、树木、凤凰)来隐喻社会现实,把抽象的不安转化为可见的画面。即使不了解具体历史背景,现代读者也能从"害怕家园被毁""珍贵的东西正在消失"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中获得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