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风虽尽浪犹惊。
草经青女全无色,雁过黄河别有声。
骑马久无浮宅梦,倚蓬忽动荡舟情。
可怜广武山常在,寂寞谁知竖子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边苍凉壮阔的景色,同时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黄河两岸的沙地像雪一样白,绵延千里。狂风虽然停了,但河水依然汹涌澎湃,让人心惊。经过霜冻的野草完全失去了绿色,大雁飞过黄河时发出特别的鸣叫声。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骑马远行,早已不做水上漂泊的梦,但靠着船篷时,突然又激起了乘船远航的豪情。最后两句是感慨:广武山永远矗立在那里,但谁知道历史上那些小人物的名字呢?这里"竖子"可能暗指历史上那些昙花一现的人物,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黄河边萧瑟的秋景,引出对人生、历史的思考。诗人用"雪沙"、"惊浪"、"枯草"等意象,烘托出苍茫寂寥之感,最后用广武山的永恒对比人生的短暂,显得格外深沉。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