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游燕子矶有怀
漫山黄叶,一簇丹枫秀。
倚石立悬崖,似閒看、风帆先后。
沙鸥点点,浩荡白波间,乡思逗。
空搔首。
恨入眉峰皱。
河山非昔。
龙帽碑依旧。
黯淡对斜晖,隐古寺、钟来远岫。
伊人不见,万里隔云山,相思久。
君知否。
镜影今消瘦。
倚石立悬崖,似閒看、风帆先后。
沙鸥点点,浩荡白波间,乡思逗。
空搔首。
恨入眉峰皱。
河山非昔。
龙帽碑依旧。
黯淡对斜晖,隐古寺、钟来远岫。
伊人不见,万里隔云山,相思久。
君知否。
镜影今消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燕子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首先,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漫山黄叶,一簇丹枫秀。”这里的“漫山黄叶”指的是山上金黄色的叶子,而“一簇丹枫秀”则是指一丛鲜艳的枫树。这样的景象让诗人想起了故乡的秋天。
接着,“倚石立悬崖,似閒看、风帆先后。”诗人站在悬崖边,眺望着江上的风帆,仿佛在悠闲地观看。这里的“閒看”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他在异乡的旅途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然后,“沙鸥点点,浩荡白波间,乡思逗。”江面上漂浮着成群的沙鸥,白色的波浪浩荡无边,这让诗人更加思念起故乡。这里的“乡思逗”意味着思念之情被触动了。
接下来,“空搔首。恨入眉峰皱。”诗人因思念而感到无奈,只能不停地挠头,眉头上皱起了忧愁的皱纹。
“河山非昔。龙帽碑依旧。”这里的“河山非昔”意味着故乡的河山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模样,而“龙帽碑依旧”则是指那座古老的碑文依旧存在,让人感叹时光的变迁。
“黯淡对斜晖,隐古寺、钟来远岫。”夕阳西下,一切显得暗淡,古寺的钟声从远处的山峦传来,更加勾起了诗人的乡愁。
“伊人不见,万里隔云山,相思久。”诗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或爱人,他们相隔千里,难以相见,这种相思之情已经持续了很久。
最后,“君知否。镜影今消瘦。”诗人问远方的人是否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消瘦了许多,这是因为思念之情已经深入骨髓。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