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稊园赏桂
烟澜翠影叠,绿荫森森交荔叶,初绽金英玉屑。
正帘隔宿阴,楼明残月,兰釭暗结。
又阵风、吹坠瑶席。
依然是,广寒窟里,待共素娥说。
愁绝,酒阑歌歇,只两袖、余香未灭,一枝凝露手折。
忆汉水分襟,新都停辙,旅游如梦隔。
更怅惘、蟾宫旧客。
看当日、簪花双鬓,欲戴怯霜雪。
正帘隔宿阴,楼明残月,兰釭暗结。
又阵风、吹坠瑶席。
依然是,广寒窟里,待共素娥说。
愁绝,酒阑歌歇,只两袖、余香未灭,一枝凝露手折。
忆汉水分襟,新都停辙,旅游如梦隔。
更怅惘、蟾宫旧客。
看当日、簪花双鬓,欲戴怯霜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赏桂的场景,充满了唯美意境和人生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用细腻的笔触勾勒环境:翠绿的树影层层叠叠,荔枝树叶间点缀着初开的金色桂花。主人公在挂着隔夜阴云的帘幕后,望着楼头残月,感受着油灯将尽的微光。突然一阵风吹落桂花,让人联想到月宫里的嫦娥——这里用"广寒窟"代指月亮,暗示着孤独感。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抒情:酒宴散场后的寂寥中,主人公折下一枝带露的桂花,回忆起在汉水畔、新都城与友人分别的往事。用"旅游如梦"表达时光飞逝的恍惚,而"蟾宫旧客"则暗指自己年华老去。最后看着镜中双鬓斑白,想戴花又怕更显苍老,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中年人面对衰老的复杂心理。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个层次: 1. 视觉之美:翠叶、金桂、残月构成水墨画般的秋夜 2. 嗅觉之美:余香、凝露带来身临其境的桂花香 3. 情感之美:从赏景的愉悦,到忆旧的怅惘,再到对镜自怜的感伤,层层递进
作者用桂花作为情感载体,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桂花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岁月流逝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