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译文及注释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拨开积雪寻找初春的迹象,点亮灯火延续白日。梅花落后,小院里残留着暗香。夜色试图掩盖春天的气色,月亮渐渐爬上宫桥边的柳树梢上。
烧灯:即燃灯。宫桥:在山东滕州东南四十五里,跨薛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ruì)雾笼星斗。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花市里游客散尽,尘埃落定,富贵人家的大门刻画得犹如锦绣。娇柔的薄云与祥瑞的雾气笼罩着星斗。沉香已经燃尽冷透,脸上精心打点的妆容也已只余下残缺,她沉浸在浓醇如酒的半衾轻梦之中。
沉香:水香木制成的薰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拨开积雪寻找初春的迹象,点亮灯火延续白日。梅花落后,小院里残留着暗香。夜色试图掩盖春天的气色,月亮渐渐爬上宫桥边的柳树梢上。
花市里游客散尽,尘埃落定,富贵人家的大门刻画得犹如锦绣。娇柔的薄云与祥瑞的雾气笼罩着星斗。沉香已经燃尽冷透,脸上精心打点的妆容也已只余下残缺,她沉浸在浓醇如酒的半衾轻梦之中。

注释
烧灯:即燃灯。
宫桥:在山东滕州东南四十五里,跨薛河。
沉香:水香木制成的薰香。

简析

腊梅开后,白雪残存,词人拨雪寻春,乃至燃灯续昼,其雅兴已似痴。月上柳梢,云雾笼星,沉香烟消,其梦境又如醉。词写得清丽宛转,韵味淳郁,上下片两结句尤觉尖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元夕(元宵节)景象的词。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词。

首句“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描述了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拨开积雪寻找春天的气息,元宵节的灯火让夜晚也像白天一样明亮热闹。“烧灯续昼”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望。

第二句“暗香院落梅开后”描绘了院落里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春天增添了更多的气息。这里的“暗香”可以理解为梅花香气的微妙和含蓄,同时也象征了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景。这里的“无端夜色”可能是指突如其来的黑夜想要遮住春天的美景,但天上的月亮却照亮了柳树,使得春天的美景更加突出。这里的“宫桥柳”可能是指一处特定的景点,也可能是对春天美景的一种象征。

第四句到第七句“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花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似乎没有尘埃的存在。红漆的大门如同锦绣一般美丽。天空中有如娇媚的云彩和吉祥的雾气笼罩着星星和北斗七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最后两句“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描绘了夜晚的情景。沉香燃烧的火焰逐渐冷却,人们的妆容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残破。人们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这种梦境的感觉如同浓郁的酒一般。这里的“半衾轻梦”可能暗示着人们对节日的欢乐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和氛围,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节日的欢乐,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词的语言优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