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十四首 其十 牧羝行

阴山地冷无炎燠,白草如霜木叶秃。
中郎仗节牧群羝,啮雪餐毡土中宿。
朔方自昔风气殊,湩饮肉食如雄貙。
周纲未得服猃狁,汉纲自欲诛单于。
李陵不作男子死,上戮慈亲下妻子。
荒台白日送君归,握手河梁泪如水。
董孤不作忠义薄,狐兔群行肆交恶。
先生不肯拜单于,赤心自照麒麟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古乐府十四首》中的第十首,题为《牧羝行》。阴山是地名,这首诗描述了在阴山地区牧羝的生活和心境。下面我逐一分析:

一、阴山的自然环境和氛围:诗的第一句描绘了阴山的寒冷环境,缺乏温暖的气息,“白草如霜木叶秃”形象地描绘了这里寒冷而荒芜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二、中郎的职责与困境:诗的第二句描述了中郎在这里的职责是放牧羝羊,而生活条件艰苦,只能“啮雪餐毡土中宿”,即吃雪和毛毡度日。这不仅展示了他的艰辛,也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毅力。这种艰辛的境况可能也象征了一种困难的任务或责任带来的压力。

三、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阴山地区的特殊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周纲未得服猃狁,汉纲自欲诛单于。”这里提到了古代战争的背景,可能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冲突和战争。这也反映了人们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战争的厌恶。

四、对英雄的赞美与同情:诗中的李陵和董孤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遭遇引起了诗人的同情和感慨。“荒台白日送君归,握手河梁泪如水。”这两句描绘了英雄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担忧和深深的同情。他们的英勇和忠诚得到了诗人的赞扬。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责任和命运的复杂情感。诗人既赞赏他们的英勇行为,又对他们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悲伤。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五、忠诚与坚持的价值:“先生不肯拜单于,赤心自照麒麟阁。”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英雄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不愿意屈服于压力或诱惑,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精神在麒麟阁这样的象征性场所得到了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和坚持的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阴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冲突的背景,同时赞美了英雄人物的英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责任和命运、忠诚和坚持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