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暮秋赏梨花)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梨花盛开的唯美画面,同时暗含人生感慨,读来清新又带点淡淡忧伤。

上片写景: 开头用"凋红减翠"点明这是百花凋零的深秋,但转折写庭院里竟有一枝梨花早早绽放。月光下,洁白梨花像玉雕般晶莹,朦胧中仿佛看到美人轻蹙眉头。天淡月柔,这抹意外的白色让人恍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用"反季节"的梨花制造惊喜,暗示美好事物总在不经意间出现。

下片抒情: 由梨花联想到年年如期而至的春天,再延伸到富贵人家(五侯家)偏爱争艳的江梅。词人笔锋一转,劝诫道:别让这枝孤独的梨花被冷落啊!最后三句最耐人寻味:在歌舞宴饮(檀板宝杯)的热闹中,任它白发渐生(潘鬓指白发)——看似写及时行乐,实则透露看淡年华老去的豁达。

全词亮点: 1. 季节反差美:用秋景衬梨花,突出其清雅脱俗 2. 比喻新颖:把梨花比作"蹙眉美人",静态的花有了灵动情绪 3. 双重寄托:既是怜花惜春,也是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美好 4. 洒脱结尾:没有沉溺感伤,而是以"任它老去"的潇洒收束

就像现代人突然在深秋看见一树早樱,既惊喜又感慨时光流逝。词人用梨花告诉我们:美好不分时节,发现它、珍惜它,哪怕终将老去,此刻的感动才最真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