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居

屏分锦绣自岧峣,谁与秋深度铁桥。
静夜寒林闻捣药,高楼明月过吹箫。
虎须远采临巉石,雀舌閒烹试瘿瓢。
惭愧头陀馀行苦,活泉引灌圃中苗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足,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

首联"屏分锦绣自岧峣,谁与秋深度铁桥":开篇就用壮丽的山景吸引读者。锦绣般的山峦像屏风一样展开,高耸入云。诗人独自走过秋色中的铁桥,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超脱。

颔联"静夜寒林闻捣药,高楼明月过吹箫":转入夜晚的静谧场景。在寒冷的树林里能听到捣药声(可能是隐士在制药),明月高悬时又传来悠扬的箫声。这两句通过声音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中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颈联"虎须远采临巉石,雀舌閒烹试瘿瓢":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冒着危险到险峻的山崖采集药材("虎须"),悠闲地用葫芦瓢煮茶("雀舌"指嫩茶叶)。展现了隐士既艰苦又惬意的生活状态。

尾联"惭愧头陀馀行苦,活泉引灌圃中苗":最后表达谦虚之情。诗人觉得自己修行还不够,像苦行僧一样生活,用山泉浇灌菜园。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写实,也暗含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全诗通过山景、夜晚、采药、煮茶、浇园等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隐士形象。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山中生活的真实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中既有对艰苦生活的描写,也有对闲适情趣的欣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淡泊明志"的隐逸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