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慢

千里金城,双依稚子,年年沔水还来。
上堵谁吟,东风莫遣闲哀。
农家却赛芒神了,见野鹰、仍绕丛台。
唤晴明,飞剪平芜,落日黄埃。
戎衣辛苦知何似,遍铜蹄踏就,金剑沉埋。
斗草人稀,怜时都俭金钗。
已知几度花频发,为好春、多倩人才。
注深情,把酒梨云,昨夜柔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战乱后农村的春日图景,既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往昔战争的感慨。

上阕开篇用"千里金城"展现辽阔疆域,但随即聚焦到"双依稚子"的温馨画面——孩子们年复一年在沔水边玩耍。农家祭祀芒神(农神)的热闹与野鹰盘旋的荒凉形成对比,落日下的原野剪影中,隐约透露出战火遗留的痕迹。

下阕转入深沉思考。"戎衣辛苦"直接点明将士征战的艰辛,铜蹄金剑的意象暗示曾经的厮杀如今已被尘土掩埋。女子们连戴金钗的闲情都没有,暗示民生凋敝。但词人笔锋一转:尽管历经苦难,春花依然按时绽放,就像需要人才来守护美好春光。最后以"梨云柔苔"的柔美意象作结,把酒寄托深情,在昨夜湿润的青苔上寻找慰藉。

全词巧妙运用今昔对比:孩子的嬉戏对照曾经的战马嘶鸣,祭祀的欢闹对照野鹰盘旋的战场遗迹。通过农家生活细节和自然景物的变化,传递出"战争创伤终将愈合,生命力量永远顽强"的积极主题。最后把酒祝春的举动,更体现了词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