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寄题家芷云参军龙庆戎装策马图,用东坡赤壁韵
飘零书剑,漫英雄泪洒,支那人物。
怅望乡关何处是,勒辔悬崖孤壁。
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鬓白纷如雪。
尘中谁识,吾家有此豪杰。
悽悽美雨欧风,精神尚武,社会萌芽发。
救国虽无柯斧假,忍看神州沈灭。
东盼辽阳,南怀澳界(时闻岛交涉及澳门划界。),气壮冲冠发。
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
怅望乡关何处是,勒辔悬崖孤壁。
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鬓白纷如雪。
尘中谁识,吾家有此豪杰。
悽悽美雨欧风,精神尚武,社会萌芽发。
救国虽无柯斧假,忍看神州沈灭。
东盼辽阳,南怀澳界(时闻岛交涉及澳门划界。),气壮冲冠发。
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位漂泊在外的军人写给家乡亲友的深情之作,借策马戎装的画像抒发家国情怀。全词以"英雄泪"开篇,奠定了悲壮激昂的基调。
上阕通过三个画面展现人物形象:首先用"悬崖勒马"的惊险场景,展现军人随时准备为国牺牲的英姿;接着用"儒巾江海"的对比,交代他本是文人却漂泊十年的经历;最后用"白发如雪"的特写,暗示多年征战的沧桑。结尾"吾家有此豪杰"的自豪,凸显了平凡家庭走出英雄的感动。
下阕转向时代背景:用"美雨欧风"指西方列强入侵,但"精神尚武"又展现民族觉醒。提到当时两大国耻——辽东被占和澳门划界,用"冲冠怒发"的典故表达愤慨。最后回到画像本身,"瘦马残月"的孤寂画面,与开篇的壮烈形成反差,更显军人坚守的孤独与坚韧。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亡紧密相连:既有"救国无柯斧"的无奈,又有"气壮冲冠"的决绝;既见"鬓白如雪"的沧桑,更见"独骑瘦马"的坚守。这种既悲壮又坚韧的气质,正是乱世中爱国军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