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云岑鲁直诗

蟠空健笔虎蛟腾,九折羊肠万马登。
裁剸燠寒真见圣,牢笼泉石肯输僧。
命意得了兔走穴,放字未安狐听冰。
句法当头飞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一位诗人(鲁直)高超的诗歌才华。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写诗如猛兽奔腾(前四句) - 开篇用"蟠空健笔虎蛟腾"形容诗人下笔如蛟龙腾空,气势磅礴。 - "九折羊肠万马登"说他的诗像万马攀登险峻山路,既艰险又壮观。 - 接着夸他能精准把握冷暖变化(裁剸燠寒),巧妙描写自然景物(牢笼泉石),功力甚至超过专业僧人。

2. 创作过程的艰辛(中间两句) - 用"兔子钻洞"比喻灵感稍纵即逝,说明确定主题不容易。 - 用"狐狸听冰"形容字句推敲时的谨慎小心,生怕出错。

3. 诗歌的深刻力量(最后两句) - 说他的诗句像当头棒喝,能让人瞬间醒悟。 - 通过他的文字,读者能领悟到佛家所说的三种修行境界(三乘),说明诗歌具有启发智慧的力量。

全诗最精彩的是各种动物比喻: - 蛟龙、万马显气势 - 兔子、狐狸示创作状态 - 结尾的"棒喝"更是把诗句比作警醒的木棒

这些生动比喻让抽象的诗学理论变得形象可感,即使不懂专业术语的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笔下那种雷霆万钧的创作力量和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