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丽夜宴中的歌舞场景,充满了奢靡享乐的宫廷气息。
开篇用"杨花轻"比喻舞女身姿轻盈,她们吹奏的玉笙声像悲凉的风声。接着描写宴会场面的奢华:繁星般的灯火点亮华美灯架,清凉的庭院里夜宴正酣。
中间聚焦一位微醺的美人:酒至半酣妆容更显明艳,宝钗挽着发髻即将放声歌唱。这里通过特写镜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美人泛红的脸颊和跃跃欲试的歌唱姿态。
最后点明这场宴会的本质:人人都希望君王沉醉享乐,没人真正关心君王的心意。结尾"欢娱至万岁"看似祝福,实则暗含讽刺——这样的纵情声色,真的能换来长治久安吗?
全诗用绚丽的画面反衬空虚的内核,表面写歌舞升平,实则暗讽统治者沉溺享乐。就像用金丝银线绣出一个华美的空壳,让人在惊艳之余感受到深深的忧虑。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