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火

腾空烈焰挟灰飞,望里荧煌煖气微。
禅性定馀传指灭,客心燃后御风归。
烹来石髓凉侵齿,著尽霓裳冷切闱。
入火化人元不爇,徒劳炙手借炎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寒火》描绘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共存的景象——寒冷的火焰。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火焰的炽烈与寒冷的交融,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首联“腾空烈焰挟灰飞,望里荧煌煖气微”描绘了火焰升腾、灰烬飞舞的壮观景象,但细看之下,火焰的光芒虽耀眼,却几乎没有温暖。这里用“寒火”的意象,暗示了某种虚幻或矛盾的存在。

颔联“禅性定馀传指灭,客心燃后御风归”将火焰与禅意结合,表达了在禅定之后,火焰似乎随着意念熄灭;而旅人的心在燃烧后,又如风般飘然归去。这里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烹来石髓凉侵齿,著尽霓裳冷切闱”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感觉。石髓本是坚硬的,却被“烹”得冰凉刺齿;华丽的衣裳穿尽后,只留下刺骨的寒意。这些意象暗示了繁华背后的虚无与冷寂。

尾联“入火化人元不爇,徒劳炙手借炎威”点明主题:即使进入火中,人也不会被灼烧,徒然借火的威势炙烤双手。这里讽刺了那些追逐虚名权势的人,最终只是徒劳无功。

整首诗通过“寒火”这一核心意象,巧妙地将炽烈与寒冷、虚幻与真实、追求与徒劳等对立面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朱之蕃

山东茌平人,著籍金陵,字元介,号兰嵎。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出使朝鲜,尽却其赠贿。工书画。朝鲜人来乞书,以貂皮人参为酬。之蕃斥以买法书、名画、古器,收藏遂甲于南都,有《奉使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