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董文仲山人

风仪皎皎曳霞衣,此日湖天见少薇。
何事鹿门深敛迹,却从鸥渚共忘机。
剡藤绚烂才双美,烟水沧茫兴倍飞。
一榻久悬知有待,千秋徐稚好同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高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与知己同归的期盼。

首联"风仪皎皎曳霞衣,此日湖天见少薇"用霞光比喻隐士的风采,说他像披着霞衣一样光彩照人。"少薇"指商山四皓,暗示这位隐士像古代贤人一样高洁。

颔联"何事鹿门深敛迹,却从鸥渚共忘机"用两个典故:庞德公隐居鹿门山,鸥鸟象征无欲无求。意思是说隐士虽然深居简出,但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忘却世俗机心。

颈联"剡藤绚烂才双美,烟水沧茫兴倍飞"写隐士的文采和情怀。用剡溪藤纸比喻其文章华美,在烟波浩渺的景色中诗兴更加飞扬。

尾联"一榻久悬知有待,千秋徐稚好同归"用陈蕃为徐稚设榻的典故,表示诗人一直期待与这位隐士相会,希望能像古人那样成为知己,共同归隐。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的高尚品格,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