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夕阳下城西,平野荒烟断。
淅沥晚风鸣,鸟静芦葭乱。
归人行且迟,落木疏汀岸。
滞旅倏秋霜,池月来轻幔。
方惭婴世氛,悔吝益贞干。
羁絷久何堪,良猷匪前算。
聊从适素怀,斯道俟潜贯。
独有岁寒心,松筠契冰涣。
淅沥晚风鸣,鸟静芦葭乱。
归人行且迟,落木疏汀岸。
滞旅倏秋霜,池月来轻幔。
方惭婴世氛,悔吝益贞干。
羁絷久何堪,良猷匪前算。
聊从适素怀,斯道俟潜贯。
独有岁寒心,松筠契冰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深秋傍晚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递出孤独、思乡和人生感悟。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夕阳西沉,荒原上的炊烟断断续续,晚风吹得芦苇沙沙作响,鸟儿安静了,芦苇丛却乱糟糟的摇晃。这些画面都带着深秋的萧瑟感,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六句写旅人状态:他步履迟缓地走在落叶稀疏的河岸,突然意识到自己像被秋霜困住的旅人。这时池塘倒映的月光悄悄爬上帐篷,让他想起自己困在世俗中的处境,后悔没有坚持初心,长期漂泊让他身心俱疲。
最后六句是感悟:既然现实不如意,不如顺从本心,默默修炼自己。虽然孤独,但就像松竹在寒冬依然保持气节,自己也要保持纯净的初心。这里的"松筠契冰涣"很妙,把松竹与冰雪的关系比作自己与困境的关系,既接受现实考验,又保持本色。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完全融合:萧瑟的秋景就是他的心境,而松竹的坚韧又暗示他的选择。没有直接说多愁苦,但每个画面都让人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坚持。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