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兴上人别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夜晚与一位僧人(兴上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战乱年代中一次不寻常的离别。

前两句直接点明:平常也有分别,但这次特别伤感。因为当时南方刚听到大雁南飞(暗示秋天到来),而中原地区战事未停。蟋蟀的鸣叫渐渐停息("暗蛩侵语歇"),寺庙疏落的钟声让吟诗声更显清冷,这些秋夜细节烘托出离别的氛围。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诗人说自己曾听过师父讲解"无生"的佛理(指万物本无生灭的佛教思想),但此刻真正要告别师父远行时,才发现很难真正做到超脱。这种"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矛盾心理,让读者感受到:在战乱年代,即使修行之人也难逃人世牵挂。

全诗妙在把"大时代"(战乱)和"小情绪"(离别)自然融合,用秋夜的虫鸣、钟声等具体意象,让读者看到一位既向往佛法超脱,又无法割舍人间情感的普通人形象。

崔涂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