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赠侯伯通善算法
天赋多能,纵横业擅,策量天地高低。数明日月,加减辨盈亏。山岳明分广阔,料江海、深浅皆知。方隅内,支分人物,一一见毫*。廓开方寸径,求一真趣,九九为规。定身田精变,上下推移。共积三千数足,商除到、八百功齐。一乘妙,□□拈下,实际总无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在赞美一位名叫侯伯通的数学高手,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数学的神奇魅力。
上阕主要夸赞侯伯通的数学才能: 1. 开头说他天赋异禀,擅长用数学丈量天地高低(测量技术),计算日月运行(天文历法),甚至能通过加减法推算出月亮的圆缺变化。 2. 接着用具体例子说明:他能测算山岳的广阔,江海的深浅,还能精确分析地域内的人物分布,连最微小的细节(毫)都能看清。这里的"毫"可能指古代长度单位"毫厘",形容计算极其精确。
下阕转向数学原理的哲学思考: 1. 把数学比作"方寸径"(小路径),说追求数学真理的乐趣在于遵循"九九规"(乘法口诀代表的数学规律)。 2. 用"身田精变"(可能指算盘)形容计算过程,数字上下推移就像算珠滑动。提到"三千""八百"这些数字,可能是说通过乘除运算最终达到完美平衡。 3. 最后用佛教术语"一乘妙"(最高真理)比喻数学的奥妙,说真正掌握数学精髓后,就能完全理解世界的本质。
全词巧妙之处在于: - 把抽象的数学写得像武侠小说里的神功,比如"策量天地""山岳明分"就像绝世高手的技能 - 用"加减辨盈亏""商除到"等日常运算,带出深奥的宇宙规律 - 结尾的佛教用语暗示数学和哲学相通,最高级的数学能揭示世界真相
就像现代人用"大数据分析"来形容洞悉一切的能力,古人用这首词告诉我们:数学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钥匙,真正的数学高手就像掌握宇宙密码的智者。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