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其二 茉莉花
素馨柎萼太寒生。多剪春冰。夜深绿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
人卧碧纱幮净,香吹雪练衣轻。
频伽衔得堕南薰。不受纤尘。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
借重玉炉沈炷,起予石鼎汤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夏日夜晚场景,通过茉莉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1. 开头的描写:“素馨柎萼太寒生。多剪春冰。”这里使用了“素馨”和“春冰”来形容茉莉花的清新、纯净和冰凉。尽管夜晚有些凉意,但茉莉花带来的凉意和清新感却如同春天的冰块一样纯净。
2. 夜景描绘:“夜深绿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夜晚,绿叶和花朵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就像是用透明的水晶雕琢出来的一样。
3. 梦境与花香:“人卧碧纱幮净,香吹雪练衣轻。”作者想像自己躺在用绿色纱幔制成的凉席上,晚风带来的茉莉花香如同轻柔的雪练一般,轻轻拂过衣裳,带来无比的舒适和宁静。
4. 比喻与情感:“频伽衔得堕南薰。不受纤尘。”这里的“频伽”是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着纯洁和美丽。作者用“频伽衔得堕南薰”来比喻茉莉花的香气如南风一般清新,不染尘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茉莉花纯洁本质的深深欣赏。
5. 历史典故与想象:“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这几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提到西施和杨贵妃的故事。虽然历史上的佳人已经逝去,但她们的美丽和芳名永远流传。作者在这里暗示,即使茉莉花随荔子(杨贵妃)一起“华清去”(形容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的情景),它的芳香和美丽也会永远被人记住和赞美。
6. 结语:“借重玉炉沈炷,起予石鼎汤声。”最后两句,作者提到用玉炉点燃香烛,听着石鼎中的水声,以此来表达对茉莉花香气的深深怀念和留恋。这里的“石鼎”象征着用以煮水的古代茶具,意味着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细节来唤醒人们对茉莉花香气的记忆。
整首词通过对茉莉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夜晚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