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梅雨时节,回忆起曾经游览的随园和秦淮河畔的美景,抒发了对江南风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在梅雨声中想起了六朝的繁华。这里“梅雨”指的是夏季的一种连绵不绝的雨,而“六朝”则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历史名胜的向往和对往昔美好景色的怀念。
接着,诗人描述了随园的美景。随园是清代诗人袁枚的私人园林,位于南京。诗中的“形胜”指的是风景优美,而“郁苕峣”形容山势险峻。诗人通过琴声、清雅的景色以及溪水的声音,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琴弹一曲云生榻”指的是在琴声中,云气仿佛在榻上缭绕,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幽静和雅致。“水发双溪响过桥”则表现了溪水潺潺流过石桥,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熟鸟不惊棋子落,新诗能读女儿娇”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在这里,“熟鸟”是指习惯了这里的环境,不再因人活动而受惊。“新诗”指的是刚刚创作的诗句,“女儿娇”则可能是诗人的想象,将诗句中的景物描绘得如少女般娇美动人。
最后两句“风光我又经年别,愁说江南归路遥”表达了诗人因久别故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风光”在这里指江南的美丽风光,“经年别”指的是多年的分离,“愁说江南归路遥”则是说诗人虽然想念江南,但是归途遥远,充满了无尽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随园和秦淮河的美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故乡的无限思恋。
袁树
(1730—?)浙江钱塘人,字豆村,号香亭。袁枚从弟。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肇庆知府。工诗画,精鉴别。有《红豆村人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