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作贻祖三咏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一作馀)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流露出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行程:清晨沿着敷水赶路,傍晚从华山北面走出。晚上住在高大的馆舍中,四周渐渐安静下来;长亭边的秋色显得格外空旷。这里通过时间(朝-暮)和空间(敷水-华山)的变化,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

中间八句是情感的核心: - 诗人说自己长期漂泊沉沦("久沦汨"),此刻又听到秋风呼啸。这风声淅淅沥沥传入溪边树林,突然惊飞了夜宿的大雁。 - 望向伊水洛水的方向("伊洛"代指洛阳一带),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息阳宫,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 - 接着感慨:旧相识们都没能当上大官,新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不得志的人。这里"固穷"指安于贫困,暗示大家都过得不如意。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 - 唯独您("夫君"是对友人的尊称)能超然物外,无论远近都享有文才出众的美名。 - 结尾用反问收束:您怎么会惦记着我这个千里迢迢、跋涉在崎岖秦塞(指陕西一带山路)的旧友呢?表面是自谦,实则暗含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妙在三层转折:先写旅途萧瑟的秋景,再吐露怀才不遇的苦闷,最后在赞美友人时,反而透露出自己孤独跋涉的处境。就像一个人先给你看他的旅行照片,再聊起生活的不易,最后却说"不过我的朋友很厉害",反而更让人感受到他坚强背后的脆弱。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的动人之处。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