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二 九日酬别邵亦同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
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以上香草居集》)。
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以上香草居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时,作者与好友邵亦同分别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
上片回忆往事: 1. 开头直接点明两人的关系——既是同门同学,又是一生的挚友。"闽海将军乱离后"暗示他们曾一起经历过战乱动荡的岁月。 2. "西泠桥畔买醉"的细节特别生动,写他们在杭州西湖边喝酒谈心的场景。用"月中春柳"形容友人风姿清朗,这个比喻既雅致又形象。
下片写当下离别: 1. 先夸赞友人才华横溢,"击钵催诗"用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说朋友才思敏捷;"郭熙山"指朋友还擅长绘画,临别赠扇。 2. 最后三句最动人:在重阳节秋风中,友人戴着皮帽(茸帽)为自己送行,两人在萧瑟秋景中依依惜别。"黯然"二字直接点出离愁,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说不出的惆怅。
全词亮点: - 用"丹枫乌桕"的秋景渲染离愁 - "茸帽风吹"的细节让画面如在眼前 - 没有直接说多伤心,但通过喝酒、赠画、秋景等细节,让离愁自然流露
这种写友情和离别的词,最打动人的就是那些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克制的抒情,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