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尼姑院中的心境变化,语言柔美含蓄,情感细腻。我们可以分句来理解:
第一句"剪剪香云以影寒":用"剪剪"形容头发被剪短的轻盈感,"香云"指代女子过去美丽的秀发,"影寒"则暗示如今削发为尼后的清冷孤单。这句通过头发的变化,暗示了主人公身份转变带来的寂寥。
第二句"更无红粉旧时痕":直接点明不再有往日的胭脂妆容,进一步强化了从俗世到佛门的转变。"旧时痕"三字带着对过往的淡淡怀念。
第三句"只因曾悟桃花偈":转折说明原因,因为领悟了"桃花偈"(佛教偈语,暗指看破红尘),所以选择出家。这里的"桃花"既指佛教典故,也暗喻俗世的情爱。
最后一句"閒却春风梦几番":最精彩的一句,"春风梦"指俗世情爱幻想,"閒却"表示主动放下,"几番"说明这种挣扎不是一次性的。整句生动展现了在修行过程中,仍需不断放下世俗执念的内心状态。
全诗通过"剪发-褪妆-悟道-静心"四个层次,展现了一个女子出家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放下却未忘怀"的真实感——她确实领悟了佛法,但偶尔仍会想起红尘旧梦,这种矛盾心理让形象格外鲜活。诗中"香云""红粉""桃花""春风"这些柔美的意象,与"寒""閒却"形成的反差,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萧澥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