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聊斋志异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王士祯为《聊斋志异》写的题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道出了这部鬼怪小说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像是在说:咱们就随便聊聊这些神怪故事吧,就像在农家瓜棚下躲雨时闲扯家常一样。这里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把读鬼故事这件事变得特别亲切自然。

后两句"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则点明了《聊斋志异》的精髓:大概是因为听腻了人间俗套的故事,反而更爱听那些鬼魂在秋夜坟场吟唱的诗句。这里用"鬼唱诗"这个既惊悚又风雅的意象,把恐怖故事写出了文艺感。

全诗最妙的是把吓人的鬼故事写得如此闲适有趣,就像和朋友雨天闲聊一样轻松。既写出了《聊斋》表面是讲鬼怪,实则反映人间百态的特点,又用"豆棚瓜架"这样的农家景象,把玄怪故事拉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氛围中。这种把恐怖故事家常化的写法,反而让读者更能体会其中的人情味。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