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泛舟、饮酒赏景的闲适画面,充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诗人划着小船在月光荡漾的湖面上,对着青山独饮。月光把山影投映在船板上,这种美妙的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这里用"拿舟""把酒"两个动作,立刻把读者带入画面,月光、青山、倒影构成静谧的立体画卷。
后四句抒情:诗人转身向水鸟敬酒,表示要与它们做忘年交。这种惬意只有自己能体会,无法向他人诉说。这里用拟人手法写鸥鹭,把自然生灵当作知己,突显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感受,不需要他人理解。
全诗精髓在于展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月光、青山、鸥鹭与饮酒人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画面。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正是打动人心之处。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