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秋阁同诸姊夜坐赋赠归庐江氏仲姊

频年踪迹感难知,残竹哀丝又一时。斜月帘钩风弄影,小窗镫火夜填词。

兵戈聚首良非易,涕泪馀生最可悲。太息蘋蘩劳悴甚,为君重赋《硕人》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与姐妹们夜坐谈心,感慨人生不易的深情之作。

首联"频年踪迹感难知,残竹哀丝又一时"用"残竹哀丝"比喻破碎的琴弦,暗示这些年大家各自漂泊、音讯难通,如今好不容易相聚,却已是物是人非。

中间两联描绘了夜话的场景:斜月挂在帘钩上,风吹动影子摇曳,姐妹们在小窗灯下填词作诗。但这样温馨的画面背后,是"兵戈聚首良非易"的辛酸——在战乱年代能平安相聚实在太难了,想到大家历尽苦难才活到今天,不禁悲从中来。

尾联"太息蘋蘩劳悴甚,为君重赋《硕人》诗"最为动人。蘋蘩是古代祭祀用的水草,这里比喻女子为家庭操劳而憔悴。诗人说要为姐姐重新写一首《硕人》这样的赞美诗(《诗经》里赞美庄姜的诗),既表达对姐姐辛苦付出的心疼,又饱含深深的敬意。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将战乱年代女性坚韧的生命力、姐妹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乱世中人对平安生活的渴望,都浓缩在这个灯火摇曳的夜晚。没有直接写战争惨状,却通过"能活着相聚就是奇迹"的感慨,更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