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
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燕子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拟人手法,展现了一个不甘平庸、奋力抗争的形象。

前两句"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描绘了燕子筑巢的艰辛场景。燕子用小小的身躯在春光中拼搏,翅膀疯狂扇动时带起的花絮,暗示着它不顾环境艰难也要完成目标的决心。这里把燕子筑巢比作"功绩",赋予了平凡劳动以崇高意义。

后两句"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更显深意。燕子不满足于在自然的树枝上栖息,偏要飞到人类建筑的雕梁上筑巢。"强来言语"四字尤为传神,仿佛燕子在用行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泥土在精美的雕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头。燕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象征着所有不甘平凡的小人物——明知前路艰难仍要奋力一搏,即便身处劣势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个小小的生命,赞颂了所有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我、努力创造价值的灵魂。

王喦

[清](约公元一六九七年前后在世)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康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前后在世,年八十一岁。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读书敦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寻乞养归,两任邑中清田事,为巡拥赵士麟、宋荦所重。喆生著有素岩文稿二十六卷,懿言日录四卷,及七规一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