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三月二十日饯春
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伤春惜别的情感,作者在三月饯春时,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离别年年,自己却无法挽留春天的离去。他回忆起春天中的几个节日:花朝、寒食、上巳,这些都是古人用来庆祝春天的节日,作者却感慨这些美好时光难以留住。
词中提到“问我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意思是春天总是那么短暂,它去到了哪里,就像云烟一样消失无踪。这种感觉像是春天留在了记忆里,却难以再次相聚。
接下来,诗人转向离别的情景,送别的人和被送的人难舍难分,“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意思是即使到了分别的时刻,还是难舍,不免感叹。这里用了“三叹”这个成语,指的是人到分别时的深深叹息,表达出不舍之情。
紧接着,诗人提到“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这句的意思是仿佛有深深的伤感,却只能无声,只能听见莺鸟的叫声,仿佛在呼唤,让人更加感伤。这里通过莺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诗人用“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来形象地描述春天的离去,晴天变成了雨天,而且风声里带着怨恨。这种写法不仅形象,而且加深了离别时的悲伤氛围。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回忆和离别时的场景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