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江上的动人画面,充满神秘感和音乐的力量。
前两句"天白山高月满川,牙花风洋木兰船"勾勒出大场景:月光把天空和山峦照得发白,整个江面都洒满银辉。风中摇曳的浪花("牙花")拍打着华美的木兰木船,船在宽阔的江面上随风飘荡。这里用"满"字特别巧妙,让人感觉月光像水一样淹没了整条江河。
后两句"倚舷一曲鸣鸣调,惊起潜蛟夜不眠"是点睛之笔:有人靠在船边吹奏哀婉的曲调,那呜呜的声音竟惊动了藏在深水中的蛟龙,搅得它整夜不得安眠。这里把音乐的力量写得极具魔力——连传说中的水怪都会被感动。诗人没说吹的是什么曲子,但用"鸣鸣"这个象声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低沉悠扬的音调。
全诗最妙的是把视觉(月光、山、船)、听觉(笛声)和想象(潜蛟)完美融合,创造出既真实又奇幻的意境。我们读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月光下的水墨动画:先是广角镜头拍江景,然后特写船上吹笛人,最后镜头突然转向水下被惊醒的蛟龙,充满电影般的画面感。
张玉孃
松阳人,字若琼。号一贞居士。宋提举官张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绝伦。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郁郁不乐,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酝藉,诗词尤得风人之体,时以班大家比之。有《兰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