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表面上写的是诗人与青楼女子的情感纠葛,实际上暗含了更深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写诗的灵感像清水一样纯净透彻,而年岁渐长后,对男女之情的兴趣就像薄云一样淡了。这里既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清明心境,也透露出岁月带来的心境变化。
后两句"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最有意思。表面看是诗人对青楼女子说:我已经找到修仙的门路了(升天指修道成仙),所以很抱歉不能像司马相如接受卓文君那样接受你。但实际上,这是诗人用修道来比喻自己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决心,暗示要放下世俗情缘。
整首诗妙在把修道追求和男女之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既不失风雅,又意味深长。诗人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比喻贴切,读来既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又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