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寒夜对月,恭和家大人韵

夜窗虚、漏声听彻,冰轮高拥如洗。
人生难得当头照,漫道愁深似海,无限意。
料青女姮娥,斗影寒何悔。
银波无际。
恰伴我徘徊,故国长望,渺渺隔江水。
萧条处、严城悲角初起。
阑干怯冷慵倚。
年来惆怅多离别,那更清宵对此。
更阑矣。
看楼阁参差,远树朦胧里。
苦吟欲止。
恨极目关山,迢迢雁序,对影共千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对着月亮抒发内心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从夜晚赏月写起: 1. "夜窗虚"三句说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如洗。用"漏声"(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衬托夜的寂静。 2. "人生难得"两句写月亮当头照的难得,但诗人愁绪深重。这里用"愁深似海"的夸张手法表现内心苦闷。 3. 接着联想到月宫中的仙女(青女、姮娥),她们在寒夜中争辉也不后悔,暗示诗人自己也在寒夜中坚持。 4. 最后望着月光下的江水,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渺渺隔江水"写出距离遥远、望而不见的惆怅。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更深的情感: 1. "萧条处"三句写听到城中悲凉的号角声,但因为天冷连栏杆都懒得倚靠,表现身心俱疲的状态。 2. "年来惆怅"两句说本就常经历离别之苦,今夜对着明月更添伤感。 3. "更阑矣"三句写夜深时远望,楼阁树木都朦胧不清,暗示前路迷茫。 4. 最后想停止吟诗却停不下来,极目远望关山,只见雁群飞过,自己和影子相隔千里,用"对影共千里"的巧妙说法,把孤独感推向极致。

全词特点: 1. 以月亮为线索,贯穿思乡、离别、孤独多重情感 2. 善用环境描写烘托心情,如"漏声""悲角"等声音,"银波""远树"等视觉形象 3. 情感层层递进,从赏月到思乡,再到人生感慨,最后归于无边孤独 4. "对影共千里"是点睛之笔,把常见的"对影成三人"翻出新意,说影子都在千里之外,孤独感更强烈

这首词把普通人对月思乡的情感写得既细腻又深刻,能让每个在异乡望月的人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