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庭前珠兰盛开,庸奴扑摘取利,花叶乱飞,凄然赋此。
香暗通帘,黄微欺砌,秋阶浸如水。
养就诗心,和将粉气,隐隐袭人成醉。
谁堪试摘,除弄玉、轻移纤指。
缘何萧艾同锄,竟尔钗钿齐委。
绝怜幽芳气味。
早看来、当门非喜。
一片痴心,留作汉皋珠佩。
剩得阑珊满地。
更谁与、佳人说身世。
孤燕飘楼,非烟折箠。
养就诗心,和将粉气,隐隐袭人成醉。
谁堪试摘,除弄玉、轻移纤指。
缘何萧艾同锄,竟尔钗钿齐委。
绝怜幽芳气味。
早看来、当门非喜。
一片痴心,留作汉皋珠佩。
剩得阑珊满地。
更谁与、佳人说身世。
孤燕飘楼,非烟折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庭院珠兰盛开却被粗暴采摘的凄凉画面,通过花的命运隐喻人生的无常与高洁品质被践踏的悲哀。
上阕用"香暗通帘""黄微欺砌"等细腻笔触,展现珠兰清雅脱俗的气质——它的芬芳能滋养诗情,它的淡黄花瓣如少女扑粉般温柔。但这样美好的花却被"庸奴"(粗鄙之人)为牟利而肆意采摘,花瓣如钗钿(首饰)般散落一地,与杂草同被铲除,暗示高洁之物常遭世俗摧残。
下阕转为抒情议论。诗人痛心指出:幽兰本不该生在显眼处("当门非喜"),就像怀才之人不宜张扬。本可成为"汉皋珠佩"(典出《列仙传》,喻高洁信物)的兰花,如今只剩满地残花,再无人理解它的价值。结尾"孤燕飘楼,非烟折箠"用孤燕无依、轻烟易散的意象,强化了美好事物易逝的悲凉感。
全词以花喻人,通过"采摘"这一动作,巧妙串联起"高洁被毁""怀才不遇""知音难觅"三层人生困境。语言看似写花,实则句句叩击人心,让读者在花香残影中感受到文人面对现实碾压时的无力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