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调侃了当时社会上一种盲目跟风的现象。
前两句"簇簇人闻马粪香,江东风俗美诸王"描写了一个荒诞的场景:一群人围着马粪说真香,还把这种陋习说成是名门望族的优雅风俗。这里用"马粪香"这个明显反常识的比喻,讽刺那些把粗鄙当时髦、把陋习当高雅的人。
后两句"莫言此巷无寻处,处处皆成马粪场"进一步深化主题,说这种现象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到处都在发生。诗人用"马粪场"来比喻整个社会风气,暗示这种盲目追捧不良风气的行为已经泛滥成灾。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粗鄙的"马粪"来讽刺最"高雅"的习俗,形成强烈反差 2. 通过夸张的手法,把社会现象具象化,让人一看就懂 3. 表面在说马粪,实际在批评社会上盲目跟风、以丑为美的现象 4. 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讽刺手法在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可以用来调侃某些盲目追求网红产品、跟风炒作的现象。
余怀
(1616—?)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澹心,号无怀,又号曼翁、鬘持老人。居南京。作《板桥杂记》,述秦淮妓女事。诗清而能绮,丽而不靡,有《味外轩稿》、《东山谈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