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虎丘时的感慨,核心主题是"物是人非"的怀古之情。
前四句讲晋朝人(指东晋贵族)喜欢清高旷达的生活,追求奇特超俗的境界。虎丘山上这座佛寺(云岩寺),曾经是东晋权贵王珣、王珉兄弟的别墅。这里用"佛子庐"和"豪宅"的对比,暗示繁华终将归于平淡。
中间四句是转折:当年歌舞享乐的场所,转眼就成了历史遗迹。虽然山林泉水依然美好,但作者徘徊其间时,想的都是过去的故事。这里"俯仰"二字用得巧妙,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就像抬头低头之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我们这些后来登山的游客,其实和古人一样,都会成为历史过客。今天我来游览古人遗迹,将来也会有人来看我的足迹。这种循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苍茫感。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一个深刻哲理:自然风景永恒,而人事不断变迁。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长河中的临时访客,这种感悟既带着淡淡的忧伤,又透着超然的豁达。诗中"林泉亦余好"这句尤其动人,说明虽然物是人非,但美好的山水永远值得欣赏。
方惟深
(1040—1122)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长洲,字子通。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