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侯约台

王孙昔钓长淮流,钓竿一掷重瞳愁。
赤龙得水上天去,钟室酬功付刀锯。
汉家青史两钓台,千秋独为韩侯哀。
何如客星早归钓,一别东都更不来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事,用钓鱼的意象串起了他的人生悲剧。

前四句用钓鱼比喻韩信的人生转折: 1. 韩信早年落魄时在淮河边钓鱼(王孙钓长淮),就像普通人等待机遇。 2. 当他扔掉鱼竿参军(钓竿一掷),连项羽(重瞳指项羽)都开始忌惮他的才能。 3. 遇到刘邦(赤龙指刘邦)后如鱼得水,建功立业飞黄腾达。 4. 但最终在未央宫的钟室被吕后杀害(付刀锯),成了"兔死狗烹"的典型。

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 - 现在还能看到两座纪念钓鱼的台子(指韩信钓鱼处和严子陵钓鱼台),但人们只为韩信悲哀。 - 诗人感叹:早知道这样,不如像隐士严子陵(客星)那样永远隐居钓鱼,离开政治中心(东都)不回头。

全诗用钓鱼这个日常活动作比喻: - 鱼竿象征人生选择 - 钓台成为历史见证 - 把复杂的政治悲剧转化成普通人能理解的意象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用"如果当初..."的假设,道出对功名富贵的反思,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通过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平凡的生活反而更安全长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