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出

轻红浅翠抹弓腰,高映斜阳跨碧霄。
半似一条琼玉带,合成五色水晶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虹出》用生动的比喻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雨后彩虹横跨天空的绝美景象。

前两句“轻红浅翠抹弓腰,高映斜阳跨碧霄”像一幅动态的画:彩虹像一位身姿曼妙的舞者,腰间点缀着淡淡的红与绿(“轻红浅翠”),在夕阳的映照下高高跨越蓝天(“碧霄”)。这里用“弓腰”形容彩虹的弧度,赋予它柔美的生命力。

后两句“半似一条琼玉带,合成五色水晶桥”进一步展开联想:彩虹像半条晶莹的玉带(“琼玉带”),又像用五种颜色拼成的透明水晶桥(“五色水晶桥”)。诗人通过“玉”和“水晶”的比喻,突出彩虹的纯净与璀璨,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它的剔透质感。

全诗没有复杂典故,而是用贴近生活的比喻(玉带、彩桥)和鲜明的色彩对比(红、翠、五色),让读者瞬间在脑海中构建出彩虹的立体画面。最妙的是,诗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弓腰”),又赋予它珍宝般的光华,使得笔下的彩虹既灵动又贵气,展现出对平凡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浪漫想象。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