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楼上独处的闲适时光,通过简单的景物和心境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景:楼前有柳树,窗下见池塘。画面安静而日常,就像随手拍下的生活片段。诗人在这里读书,但常常放下书本("废书"),长时间倚着栏杆发呆——这种慵懒的状态,暗示他并非刻意追求什么高雅情趣,只是单纯享受独处的悠闲。
中间两句写季节变化:山谷回暖时花开遍野,山峦连绵让飞鸟也显得徘徊。这里用"鸟去迟"的细节,巧妙地把静止的山水画变成了动态的短视频,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从容节奏。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自嘲说生活困顿("千穷")是因为自己太笨拙,但这份笨拙原本就与写诗无关。这像是现代人笑着说"我过得简单是因为懒得折腾",透露出一种不刻意附庸风雅的真诚。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却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单纯感受阳光、微风和花开,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