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个人对山中的生活深深的喜爱,他愿意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清静自在的日子。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可以看出作者深爱山林生活,以至于他卖掉了图书,放下了世俗的事务,专心享受山中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他喜好饮酒,却没有多余的僮仆来为他置办酒席,暗示他生活的简朴和自在。
颔联“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描绘了作者在阶前垂钓的悠闲生活,他享受这种宁静的生活,而不在意世俗的纷扰和追求。“枕上有云霞”则表达了作者对梦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梦中也能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颈联“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暗泉从石头中涌出,忽明忽暗,仿佛有生命一般。小径蜿蜒曲折通向桥梁,增添了山中的神秘和幽静。
尾联“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描绘了作者居所的环境,窗外的竹子还未长出夏笋,庭院的梅花已经开放。这里的时间仿佛停滞,岁月静好。“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名望,只享受山中宁静的生活,他的白发代表着他的智慧和岁月的积淀。最后的“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则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松、月、水、烟这些自然元素永远存在,而这片美景最终会属于谁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作者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和宁静。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