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候县丞题山水图

危峰海上来,苍然数千里。
倏值灵气钟,云屏望中峙。
崖倾泉影明,谷静天声起。
似有仙人居,楼阁翠微里。
霞想结空浓,尘心濯流水。
三秀知几荣,丹丘此中是。
我忆南宫人,翩然蜕泥滓。
别墅黄山秋,柴桑宛相似。
归期石上同,野酌松边喜。
引睇东南云,缄情寄双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充满仙气的山水画卷,同时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山水世界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从海上飞来("危峰海上来"),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翠绿山腰上的楼阁("楼阁翠微里")。诗人用"泉影明""天声起"这样动态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见山谷里的流水声,感受到山间的静谧与灵动。

2. 仙境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提到"仙人居""丹丘"(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但最后又出现"别墅""柴桑"(陶渊明隐居地)等人间景象。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山水超凡脱俗的气质,又暗示这可能是某位隐士居住的真实风景。

3. 诗人的情感寄托 通过"尘心濯流水"(让流水洗净世俗之心)、"翩然蜕泥滓"(像蝉蜕壳般摆脱俗世)等句子,能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末尾"野酌松边喜"(在松树下饮酒)的想象,流露出对归隐山林、与友人相聚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风景描写,更通过山水之美传递出一种生活态度——当现实让人疲惫时,大自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诗中那种云雾缭绕、泉水叮咚的意境,至今仍能让都市人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