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咏镜》,见《诗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通过巧妙的意象对比,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感慨。

第一句"汉月经时掩"用"汉月"象征中原文明的辉煌,而"经时掩"则暗示这种光芒被时间逐渐遮蔽,就像月亮被云层遮挡。这里透露出一种对文化衰落的惋惜。

第二句"胡尘与岁深"中,"胡尘"指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乱烟尘,"与岁深"表明这种动荡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加深。两个意象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逐渐暗淡的文明之光,一边是日益弥漫的战乱烟沙。

诗人通过"镜子"这个日常物品,映照出时代的沧桑巨变。镜子本应反映当下,却在这里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读者从日常事物中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体会到在时间长河中,无论是文明还是战乱,都只是匆匆过客。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