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高图南

刘叉一狂士,尚得韩愈知。
君才百刘叉,知者果其谁。
三随计吏贡,蹑履游京师。
文章善变化,不以一律持。
碧海涵万类,青天行四时。
去年高唐别,河柳摇风枝。
今年清明饮,高花见辛夷。
兹来又几日,军檄忽四驰。
尺书无处寄,相见果何期。
白日斗龙蛇,黄尘笳鼓悲。
春风独无忧,吹花发江湄。
一杯送归雁,万里寄相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高图南的才子怀才不遇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才华与现实的落差。

前四句开门见山:连刘叉这样狂放的人都能被韩愈赏识,而你比刘叉厉害百倍,却没人发现你的才能。这里用"百刘叉"的夸张说法,突出高图南的才华横溢。

中间八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示他的遭遇:三次进京赶考("三随计吏贡"),文章写得像大海包容万物、四季轮转般精彩,但去年在河边送别时柳枝摇动,今年赏花喝酒,转眼又接到征兵文书。时间跳跃的写法,让人感受到他多年奔波却始终不得志。

最后六句最打动人:战乱突然爆发("白日斗龙蛇"指战场厮杀),连写信都没法寄。但春风不管人间苦难,依然吹开江边的花。诗人只能托归雁带一杯酒,寄托万里相思。这里用无情的春风反衬人间疾苦,用"一杯酒"的小细节承载深厚情谊。

全诗妙在把个人命运放在动荡时代背景下写,用自然景物(柳枝、辛夷花、春风)的永恒美好,反衬人生的无常与无奈。看似在写朋友怀才不遇,其实也暗含了对战乱时代的控诉。

马定国

茌平人,字子卿。刘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学士。尝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