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阳道中

十年前此地,书剑记曾来。
士说红鹰爪,农誇白芋魁。
溪浑鱼放子,林动雉惊媒。
评品全人少,山坡独有梅(同上书册三页二○一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永阳道中》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怀旧画卷,诗人重游故地,用质朴的语言带我们感受十年间的变与不变。

开篇两句就像老朋友聊天:"十年前我来过这儿,带着书和剑(象征文武追求)"。简单直接,却让人好奇——十年后这里变成什么样了?

中间四句是生动的"地方印象记": - 读书人津津乐道"红鹰爪"(可能是当地特产或典故) - 农民们骄傲地夸耀"白芋魁"(大白薯,体现质朴的丰收喜悦) - 溪水浑浊却见鱼儿产卵(浑浊中藏着生机) - 树林突然晃动,原来是野鸡被猎人设的媒鸟(假鸟)惊动(瞬间的动态捕捉)

这些画面像短视频片段,既有市井烟火气,又暗含自然野趣,让人仿佛闻到泥土味、听到扑翅声。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现在很难见到德才兼备的"全人"了,只有山坡上的梅花依然如故。这里用"独有梅"巧妙收尾,既赞美梅花凌霜傲骨的品格,也暗含"物是人非"的怅然——梅花依旧,而人事已非。

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拍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镜头都充满生活质感;看似平淡的叙述里,藏着对时光流逝的细腻感知。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旧地重游"的熟悉感与陌生感交织的复杂情绪。

赵时韶

赵时韶,魏王廷美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二○)。曾为王伯大(留耕)客。有《孤山晚稿》,已佚。赵时韶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